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这个劳动节 这群“新农人”依然扎根盐碱地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 发布时间:2023-05-02 11:12:53

新华社长春5月2日电(记者薛钦峰)5月的东北迎来春耕期。在吉林西部地区,一片片过去荒芜的盐碱地现在已是农机声隆隆。农民泡田洗盐,改良土壤,种植水稻。如今,这里多了不少年轻面孔,一群“新农人”扎根在此。他们用青春和汗水,正将这片盐碱地变成大粮仓。

驱车行驶在吉林西部,大风呼啸而过,偶尔可见白花花的碱土被风卷起。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一些田间地头,一台台农机在稻田里旋耕整地。一大早,当地一家农业企业的员工沈强驾驶旋耕机在田里整地。只见他动作娴熟,一边手握方向盘在稻田里快速前进,一边查看着整地情况。


(资料图片)

快到水稻插秧期,沈强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远程操控水渠阀门开关,河水源源不断流进田间。“反复灌排几次,降低稻田土壤的盐碱度,稻苗才能更好地生长。”他说。

在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沈强正驾驶农机在稻田里整地。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近年来,吉林西部相继实施大安灌区、哈达山水利枢纽、河湖连通等重大水利工程,把嫩江、松花江等水源引入域内主要河流湖泊中,形成了江河互济的水网体系,为盐碱地治理提供充足水源保障。一批批科研院所、企业来到大安改造盐碱地。

沈强是“90后”,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 2019年刚来到大安时,他曾十分抵触在这里工作。“不想在农村生活,感觉种地很乏味。”沈强说。盐碱地上的环境是艰苦的,春天刮大风眼睛都睁不开,夏天稻田里到处是蚊子……

但自从来到这片盐碱地,沈强见证了这片荒芜的盐碱地逐渐变成一块块稻田。“三业村这里很多尝试改良盐碱地的人都因失败离开了,但我们一直坚持着。”沈强逐渐发现,种地并不是一件简单乏味的事。

沈强现在管理着4000多亩稻田。稻田里不仅安装着气象监控设备,还有各种传感器等智能装备,耕作全部采取机械化。沈强不仅需要维护这些现代化的电子设备,还开始学习驾驶农机,到田里耕作。

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正在改造的盐碱地。新华社记者 薛钦峰 摄

“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过去不一样,不仅要懂农业,更要了解各种现代化装备和技术。”沈强说。从几千亩稻田到上万亩稻田,沈强和同事们经营的稻田规模越来越大。过去白花花的盐碱地变成绿色稻田,看着逐渐变好的自然环境,村民们投来的赞许目光和水稻产量逐年提高的获得感,沈强和同事们也干劲十足。“越干越觉得搞农业也有奔头。”沈强说。

如今,沈强身边一群大学毕业生来到盐碱地和沈强成为同事。“十几名职工中八成都是‘90后’青年。”沈强说。不仅外乡人来此创业。从小在大安市四棵树乡建设村长大的董文仲从延边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便返回家乡改造盐碱地。10年来,他和同事已将建设村周边3万亩盐碱地改造成稻田,不仅村子周边自然环境大幅改善,还为村民带来了更多收入。

今年,沈强和同事们没有停下改造盐碱地的步伐,他们打算进行水稻秸秆还田试验和耐盐碱水稻新品种试种,还要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试验一些新模式。“扎根盐碱地,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沈强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最新推荐 更多>>